檢測手記 | 在桂地風光里守護隧道安全質量
冷縫是隧道二襯澆筑中常見的施工問題,即隧道襯砌施工過程由于兩次澆筑間隔時間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現場未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就進行后續混凝土施作,導致先后澆筑混凝土之間出現的弱結合面,表現為分層色差、軟弱層、縫隙、月牙形閉合裂紋等。
隧道深邃且昏暗,光線在身后慢慢消散,我們在一處檢測點停住了腳步,對鐵路工務部門人工排查的疑似冷縫進行進一步檢測,以區分為冷縫或非冷縫。通過登高設備,我們來到隧道頂部位置,連接線纜、開啟設備、放置傳感器支架、揮動敲擊錘、采集數據......設備發出運轉的低鳴聲,敲擊聲在深邃的隧道里回蕩,傳感器捕捉著這些信息,通過無線傳輸到電腦,數據在屏幕上不斷閃爍。一條條數據就這樣產生,然后被上傳、分析、保存,直到我們徹底看清這條冷縫的“面目”。
整個檢測操作流程對我們來說已是得心應手,由于此次任務將對所有冷縫進行檢測甄別,工作時間相對集中,要求設備具備很強的穩定性,我們攜帶的是由升拓檢測自主研發的混凝土強度及冷縫檢測儀,這款設備內置充電電池,滿電量可供工作時間大于6小時,在無數次檢測中都表現優異,發揮穩定,一如往常。
混凝土裂縫型冷縫會破壞混凝土結構的完整性,導致結構強度和穩定性受到影響,因提供滲透和漏水的路徑,引發鋼筋銹蝕,以及可能導致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美觀和功能受損、維護成本增加等問題。除了裂縫型冷縫,此外剪切面冷縫、接縫冷縫、伸縮縫冷縫、施工縫冷縫、設備安裝縫冷縫等冷縫類型也可能會帶來強度和穩定性受損、滲水、腐蝕等問題。
冷縫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而設備的檢測精度直接關系著對冷縫的甄別。混凝土強度及冷縫檢測儀基于彈性波理論,并創造性地以動彈性模量為中介,采用Sigmoid曲線回歸抗壓強度,推算結果穩定,具有很高的檢測精度,一旁的同事說:"有沒有問題,一測就知道" 。
就具體檢測原理來講,這款設備是采用了沖擊彈性波作為檢測媒介,由于冷縫的存在,當沖擊彈性波在穿過冷縫時,會導致沖擊彈性波的能量及速度發生變化。因此,分別采集沖擊彈性波跨縫和不跨縫的信號,并將其對比,就可判斷冷縫對二襯混凝土的影響大小。
我和同事配合默契,對冷縫逐條進行檢測。得益于這款儀器的可靠性和操作的靈活性,整個檢測流程進行得非常順利。而采集的數據,則被高效地存儲和管理。我們可以將數據直接上傳到由升拓檢測自主開發的智慧試驗與檢測綜合系統(STIMs),在這個系統平臺上對數據進行存儲、分析、管理、交互,實現了一體化的管理。數字化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提高了檢測效率,讓我們的工作更方便,一線檢測人對這一變化應該感受很深。
一天的工作結束后,我們從隧道中走出,遠處的光線逐漸明亮。桂地的美麗風景再次展現在眼前,而我們,就這樣日復一日地進行著看似平凡卻充滿使命感的工作。每一次的敲擊,不僅是為了對建筑工程隱患說“不”,更是為了筑起無數人生命安全的堅實防線。這是我們的故事,一段關于探索和守護的故事。
相關下載
更多新聞
2024-06-05
2024-06-05